摘要:購買的商品不合意,尋常普遍。不過,保質期內(nèi)的食品若變質了,消費者可以如何處理?陳小姐在超市中買到的火腿腸,就讓她失望至極。
在11月初,往購物。“買的,是那種按根賣的火腿腸。一元錢一根,買了有十來根。”選購時,特意核對了生產(chǎn)日期。“全部都在保質期內(nèi)。”她確定。
陳小姐的女兒愛吃火腿腸。母親剛把所購的物品帶回家,孩子就興沖沖拆了食品。未等坐定,孩子就跟我抱怨了。“她說火腿腸好像‘爛爛的’。”陳女士趕忙一看:這火腿腸,不僅臭味熏人,品相也非常糟糕。“剩下的我都拆了。將近有一半都變質了。”十分惱火,即刻向市民熱線12345反映了事情。
“顧客提供了購物小票,我們也相信,商品是我們所售出的。”超市該事負責人王先生說。不過,“雙匯”火腿腸銷售量不低,“類似的反饋,我們只收到了這一份。”他說明。超市目前正與食品供應商核實情況。然而顧客的索賠,令他們十分為難。根據(jù)現(xiàn)行的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,“經(jīng)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,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,增加賠償?shù)慕痤~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。
那么,遇到類似的情況,可以如何處理呢?保質期噴碼機提醒消費者購買前注意保質期產(chǎn)品的內(nèi)的變質。